根據 Helius 研究,一旦基金會終止其質押支持,約 57% 的節點將因爲資金不足而無法繼續營運,可能導致整體網路穩定性崩潰
更讓人擔憂的是,這項數據還沒有考慮硬體、運維 以及高吞吐區塊鏈所需的高昂出口成本 ,實際影響恐更嚴重。
基金會調整政策:削減支持,推動驗證者自立自強
針對此問題,Solana 基金會已於 4 月 23 日宣布調整其驗證者質押政策 ,Helius 執行長 Mert 對此表示:
Solana 未來將逐步移除長期依賴質押且缺乏外部支持的節點,以鼓勵節點更具自我維持能力,
此舉旨在提升網路的真正去中心化程度,並試圖矯正 Solana 節點對基金會的長期結構性依賴。
然而,Kydo 仍直言 Solana 官方長期以節點數作為去中心化指標,如今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恐怕需要重新估算。他同時點名 Solana 官方及社群在面對批評時缺乏耐心且迅速反擊的態度,只是在逃避問題。
Kydo:以太坊太善良,呼籲重視競爭對手問題
此外,Kydo 認為以太坊社群尚未深入研究 Solana 的這個問題,部分原因是以太坊基金會「太過友善」,而以太坊的 L2 解決方案們則忙著彼此競爭,無暇顧及 Solana。反之,Solana 則積極研究 Ethereum 的弱點,以在競爭中尋求優勢:
以太坊擁有超過 80 萬驗證者,對比 Solana 僅約 2,000 個節點,去中心化程度明顯更高。
他呼籲以太坊基金會及 L2 團隊深入調查 Solana 的節點結構,了解競爭對手可能的薄弱環節,公開施壓以瓦解擔憂。
質疑與改革並存,Solana 還能走多遠?
Kydo 最後透過語帶哲思的一段話,盼加密參與者能好好研究 Solana、研究它們口中所謂的「積極措施 」:
我們看到的只是現實的表面,也就是感知。深入挖掘,你會發現無窮無盡的問題。政治、金融、科技甚至到加密貨幣——本質上都是一樣的。
這起事件提醒開發者與投資者,去中心化的承諾不該只停留在表面。Solana 基金會的政策調整是否能真正帶來轉變,仍有待觀察,但這場關於去中心化的討論,已不容忽視。